责编:陈凯欣
2025-03-21
近日,在上海举办了一场以“DeepSeek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沙龙活动,该活动由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发起。本次活动汇聚了多位医疗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患者体验,并在公益领域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刘正琛
活动上,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刘正琛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行业的深远影响。他表示,在智能诊断和健康管理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正在推动医疗服务向更精准、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患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他们不仅需要科学规范的诊疗服务,还渴望获得更加温暖贴心的就诊体验。这种变革需要医疗机构与社会各界协同合作,而作为公益组织的新阳光基金会则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让更多人受益。此次沙龙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平台,汇聚多方智慧,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场景。
来自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的刘雷教授围绕“医学智能化时代下的AI诊疗体系”发表了见解。他认为,在肯定AI技术为医疗领域带来的创新价值的同时,也要理性看待AI诊断建议的作用。他表示,未来的研究方向是通过构建临床医学知识图谱来训练AI系统,使其具备更专业的医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为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辅助决策支持。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发展部总监刘正超分享了公益视角下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服务提升的具体实践。他提到,随着技术的进步,患者的医疗需求也在不断演变,他们期待获得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通过智能问诊助手、复诊提醒和报告解读等功能,AI技术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身病情及治疗方案,同时提高就诊效率,减轻家属负担。此外,AI还能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在缓解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情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圆桌讨论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围绕“构建DeepSeek赋能患者管理的跨界协作生态”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参与讨论的包括世辉律师事务所的刘洋律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的吴克瑾教授、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的许景艳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次沙龙活动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表示将持续与社会各界合作,推动AI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深化应用,并期待更多创新力量加入这一领域,共同为改善患者福祉而努力。